信息大爆炸时代,受众的信息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对于优质内容的选择却越来越难。在此背景下,以及时采写一手信息、精心编发深度报道为主要优势的传统媒体本应如鱼得水,但实际上,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有些传统媒体却面临“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困境。究其本源,大量优质版权资源未能激活是主要原因。

版权工作基础普遍薄弱

在调研中,课题组成员首先对被调研的传统媒体开展版权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

拥有8个频道、10套广播频率的陕西广播电视台,版权工作由总编办负责,下设版权科,在频道/频率设立了版权联络员。2018年,陕西广播电视台制定了《著作权管理办法》及《著作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著作权管理执行手册》等文件。陕西三套《秦之声》《好管家》栏目将版权权属约定写入合同,在节目制作前与参与人员签约,防止产生版权权利争议。此外,《超级老师》等节目版权销售有部分获益。但是其视频内容在广电系统内交流居多,版权销售分频道经营,没有形成议价能力。

华商传媒集团的版权作品类型以新闻稿件、图片、短视频为主,版权许可多为媒体之间的版权交流。集团与腾讯、今日头条、UC头条等长期合作,每年收取少量版权许可使用费。据华商传媒集团工作人员反映,集团被侵权状况很普遍,存在被“洗稿”、非法转载等情况,面临维权成本高,耗费时间长,维权获益少的难题。

陕西传媒网也反映,网站版权内容常被新媒体平台免费使用,对外版权授权很少,被侵权的情况多,维权难度较大。

总体来看,传统媒体版权工作存在“两难处境”:如果不利用新媒体免费发布内容,则影响力越来越弱;如果发布内容,则又处于不断“失血”状态。有从业者反映,商业网站无权采编新闻,却在免费使用版权,而且获利颇多;新闻媒体宣传阵地收益少,话语权弱,传播力不强。

另外,在图片版权、文字作品版权、音乐版权、影视作品版权等方面,传统媒体又极易侵犯他人权利。有些权利人委托律师专门打维权官司,导致一些传统媒体疲于应对。而在面对自己的版权内容被小网站、新媒体侵权的情况时,传统媒体普遍反映存在取证难、维权难、维权成本高的情况。有些新媒体平台利用“避风港”条款,在发生侵权现象时,通知就删除,然后又接着使用,和传统媒体打“游击战”。同时,传统媒体在被索赔时对方要价高、维权时赔偿额低的问题在调研中也经常被提及。

关键字: 版权 传统媒体 陕西 媒体 内容

上一篇:商标使用应注意些什么?下一篇:视频上传版权受限

软件著作权说明书代写

一、《申请表》《说明书》《源代码》3个文档

二、300元/案子,3天内交付

三、电话/微信:139-9853-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