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法国的LAFITE葡萄酒历史可以追溯至1234年,它是葡萄酒领域的高端奢侈品品牌,目前LAFITE品牌持有人为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后,很少被人所知,近年来,随着红酒在中国市场的热销,让很多人了解了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品牌。但与此同时,与LAFITE商标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也随之备受关注。

1855年LAFITE被波尔多列级庄委员会(Conseil des Grands Crus Classes en 1855)评为梅多克产区列级一等酒庄第一名,这一评级确立了LAFITE的知名度,并一直保持至今,同时名列列级一等酒庄还有latour(拉图)、margaux (玛歌),mouton(木桐),haut-brion(奥比昂),是为法国五大酒庄。1985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瓶1787 年由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签名的LAFITE以十万五千英镑的高价拍出,从而进一步奠定了LAFITE堪比艺术品、具有投资收藏价值的高端市场地位。

拉菲庄园争议案件的情况介绍

1996年10月10日,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向中国商标局申请注册了“LAFITE”商标,申请商品为第33类“含酒精饮料”,该商标于1997年10月28日获准注册。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酿酒科技》等期刊杂志在向国内读者介绍葡萄酒时就已经提到了LAFITE,当时刊登于该杂志的文章将LAFITE译为拉斐堡。在八九十年代,LAFITE在香港很火,明星、政要、精英群体及各种高端宴会以饮用LAFITE 为荣。“LAFITE”法语发音为【la′fit】,港人多将其译为“拉斐”或直接使用外文“LAFITE”,采用“拉菲”翻译形式的偏少,因此中国大陆受此影响早期也多将LAFITE翻译为“拉斐”。但从普通话发音习惯来看,“拉斐”有点拗口,随着大陆葡萄酒消费市场的逐渐繁荣,大陆各类新闻媒体逐渐采用“拉菲”这种更符合大陆消费者发音习惯的翻译方式。据统计从2001年至2005年包括《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消费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国日报》、《新快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以及《扬子晚报》等在内的大量报刊均有涉及LAFITE的报道,在上述大量报道中,媒体使用“拉菲”的频率最高,其次分别为拉斐、拉菲特,这些中文翻译都毫无例外地用来指称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拥有的LAFITE品牌。

关键字: 罗斯 葡萄酒 商标 大陆 发音

上一篇:深圳商标申请书件的准备都有哪些?下一篇:深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探寻中国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软件著作权说明书代写

一、《申请表》《说明书》《源代码》3个文档

二、300元/案子,3天内交付

三、电话/微信:139-9853-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