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讨论软件著作权立法的不足之处及改善措施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软件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在中国,关于软件著作权立法的争议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针对近些年的一些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目前软件著作权立法面临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善措施。

一、软件著作权立法存在的不足

1. 惩罚不足

当前的软件著作权立法对侵权行为的处理手段较为单一,基本上只有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两种。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各种问题,如民事赔偿难以确定侵犯行为造成的损失,同时司法救济又不够迅速。而行政处罚则常常出现违规不罚、弱化处理等现象,难以起到威慑作用。

2. 鉴定不公

软件著作权案件中,鉴定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案件中所使用的软件相对来说它是比较专业的,但这些软件的鉴定标准和方法存在差异,容易在鉴定过程中被误导,最终影响案件的判定结果,特别是一些初次使用的技术人员时常在鉴定软件使用上失误。

3.保护不全

在法律层面,软件著作权仅仅承认了主函数的版权,而对于机器码、数据库、编译器等拥有深刻经济学意义的内容却没有保护,这就带来了一定的损害。同时,也没有法律规定相关的那些注释、接口、软件开发工具也有著作权可言。仅仅在主函数有著作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将整个程序以某一个部分为主开发起来,从而避开著作权的保护。

二、改善措施

1. 采用多种惩罚手段

可以对侵权行为采取惩罚手段上的多样化,如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对多次侵权的行为采取增加法律责任的方式,能够更好地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在同时也应创立\"举报者保护机制\"、\"公益诉讼机制\"等措施,才能更加地维护开发者合法权益。

2. 优化鉴定程序

应当形成统一的鉴定标准和规程,将鉴定工作由一些特定机构执行,同时也要设立相应的专业鉴定专家库,其中的专家要持有相关的资格证书。由于专业鉴定人员鉴定方面的技术熟练度和鉴定程序的规范性,能够防止其受到一些多方利益导向的局限。

3. 扩大著作权范围

软件著作权应当扩大到整个计算机程序,即保护全部的算法、数据结构、界面等等。这样做不仅可以扩大开发者的著作权保护范围,还能限制一些人的不正当行为。同时,还可以扩大版权范围并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当前的软件著作权立法还存在许多的缺陷和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困扰着开发者的权益问题,也是社会的公共利益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和完善。拥有较健全、严格的立法和明确的权益界定,才能真正发挥保护权益和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字: 软件 法律

上一篇:如何获取软件著作权?详细解读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及注意事项下一篇:广东省软件著作权(广东省软件著作权认证与保护)

软件著作权说明书代写

一、《申请表》《说明书》《源代码》3个文档

二、300元/案子,3天内交付

三、电话/微信:139-9853-9835